您當前位置:荷澤市-中國菏澤市-菏澤新聞網 > 文娛新聞 > 正文
作者: 荷澤新聞網 來源: 荷澤新聞網 發表時間:2024-04-10
《追風者》中,江西鄉下長大的魏若來憑借出色的天賦和臨場的應變能力謀求到中央銀行任職,立志報效國家,最終選擇了加入中國共產黨。圖為王一博飾演的魏若來
在眾多電視劇中,諜戰劇無疑是類型化程度相當高的題材。從早年間的《暗算》《潛伏》,到《偽裝者》《懸崖》《風箏》,諜戰劇在花樣翻新的道路上已越發成為搶占國民熱度的劇集,但在近些年不斷涌現的同時,也出現了同質化乃至粗糙化的問題,致使很多作品被觀眾詬病。
在這種情況下,《追風者》獲得的好評就值得關注:如何擺脫同類型作品的“影響的焦慮”,從新的角度挖掘諜戰劇的價值,帶給觀眾新的體驗。
從煙火氣中淬煉個體成長的心靈軌跡
嚴格說,《追風者》并不是典型意義上的諜戰劇,諜戰只是劇中的一條支線,更多聚焦的,是主人公魏若來在社會上的成長經歷。這個在江西鄉下長大的年輕人來到上海謀生,只上過一年半的立信會計學校,卻憑借出色的天賦,和臨場的應變能力謀求到中央銀行任職,在1930年代金融改革的時代背景下立志報效國家。
和通常諜戰劇主人公開場即高能不同,由王一博飾演的魏若來生活拮據,幸得鄰居幫襯,從夜校畢業因為籍貫存疑拿不到畢業證,憑借實力通過央行招聘考試,又險些沒能通過政審,好不容易靠鍥而不舍的意志被特招進來,初入職場又遭到領導秘書刁難,最終得以脫穎而出?!蹲凤L者》開篇呈現了大上海的小人物,如何憑借自身的努力排除萬難,進入國家金融系統。即便只是擔任銀行高級顧問的助理,魏若來也要在工作中盡可能地在眾人里表現出色。
在魏若來周圍的固然有金融大佬,但真正在生活上帶給他溫暖的,是七寶街的街坊鄰里。如果說前者主要展現金融題材劇的商戰元素,那么后者使類型化劇集更多帶有生活的質感。魏若來租住的七寶街雖然環境雜亂不堪,但充滿市井社會的煙火氣,和普通人之間的人情味。這條街上,無論刀子嘴豆腐心的房東周姨、行事仗義的人力車夫阿文,還是深藏不露的爺叔,這些動蕩年代下的小市民沒有太多奢望,只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但也不得不受局勢的影響。在劇中,瞬息萬變的股市背后都是金融資本的操縱博弈,更是資本家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手段,而底層民眾如螻蟻般的生命還在為生計發愁,更不要說,無數人還在忍受著戰亂和饑餓之苦。
《追風者》由此呈現出兩個空間:一是通過國統區央行在金融領域的縱橫捭闔呈現的上流社會——特別是隨著魏若來接觸到金融系統內部,逐漸認識到上流社會和權貴階層的貪污腐敗,中央銀行的收購計劃,只是國民政府為戰爭斂財的工具,自己充其量不過是微不足道的棋子;二是充滿煙火氣的七寶街的生活——每晚回家,鄰居伙伴的關心,哪怕只是熱氣騰騰的餛飩,都顯示出上海弄堂逼仄卻溫馨的氛圍,不啻為魏若來平日繁忙、緊張的工作之余的心靈港灣。這兩個空間世界的并置和對比,展現彼時上海不同階層社會的狀況,也構成人物思想轉變的基礎。
在劇中,從金融大佬到平民百姓,每個人物的形象都得到展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外界評價姚曉峰是最擅長拍群像戲的導演。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我非常在意每場戲里的每個人物,除了主要人物,邊緣人物有什么樣的感受、反應我都會拍到,這樣這個戲才會豐富?!辈浑y看出,《追風者》的主創團隊采取“以小搏大”的手法,不急于展現主人公的思想轉變,而先是通過大量生活細節呈現人物的生存環境,盡可能以平視的視角和姿態,刻畫每個人物,進而在人物自身的經歷中,挖掘個體成長的心靈軌跡,賦予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充分的體驗感。
這里尤其要提到《追風者》對細節真實的把握,這為煙火氣和生活質感提供切實的基礎。開場有段魏若來去央行考試的戲,據說劇本上只有“魏若來早上匆匆忙忙穿上衣服去趕考”這句概括性的話,但電視劇用近兩分鐘的動作連續快速表現這個發生在弄堂里的日常場景:起床后穿著棉襖頂著亂發急匆匆地刷牙洗臉,對著鏡子用手胡亂整理頭發,穿著破洞的襪子,從床下找出許久不用的刷子和布片打理舊皮鞋……整套動作下來生動展示了魏若來的身份,讓主人公的形象立刻鮮活起來,很多觀眾感同身受,在彈幕留言表示,“像極了趕早八的我”。
在大時代下刻畫人物關系的信仰歸途
《追風者》故事發生的背景是1930年國民政府在國內外復雜形勢下進行貨幣金融改革,沈圖南受南京方面委托,到上海任中央銀行高級顧問推行改革。這個曾留學德國的金融領袖,正是在魏若來的身上,看到年輕人具備的金融天賦和超凡的意志力,特招進央行并大力培養,在工作和生活上極力幫助魏若來,甚至說是魏若來的人生導師也不過分,兩人可謂亦師亦友。魏若來來到央行工作,正是因為和沈圖南有著同樣報效國家的理想,這成為他們共處的基礎。但或許是身份地位的差異,兩人親眼看到國民政府的腐敗不堪,沈圖南在無奈之下選擇妥協,但心懷救國之志的魏若來,卻因身處其中而引以為恥,最終不得不而分道揚鑣。
《追風者》沒有把沈圖南處理成反面人物。雖然因為價值立場的不同,他一度與魏若來走向反面,但劇集沒有對他進行簡單化處理,而是展示了人物的立體和復雜。當沈圖南得知魏若來生活拮據,特意為他漲薪水又親自帶他買衣服,而魏若來也義無反顧地在沈圖南搶救過程中為他輸血。特別是當魏若來遭誣陷被捕,受盡毆打也沒有誣告沈圖南,沈圖南頂住壓力非但沒有明哲保身,反而力排眾議想方設法營救力保,事后還為魏若來澄清討回公道,這種師徒間的情誼讓人感動。即便是在師徒決裂之后,沈圖南在生死攸關時刻不惜向對手求情,那句“能救魏若來,做什么都行”讓觀眾瞬間淚目。
魏若來最初接觸到共產黨是因為哥哥魏若川臨死前托付給他的任務,本著對哥哥的親情,幾經周折配合完成了接頭的任務。他雖然知曉哥哥地下黨員的身份,但并不理解這樣做的原因,卻也在沈近真的發問下意識到了魏若川“一定是為信仰而死,想必臨終的時候,也無怨無悔”。特別是在經歷假幣案和建設庫券事件后,魏若來親眼目睹了底層百姓任由宰割的悲慘命運,最終意識到國民黨當局的黑暗和腐朽。雖然魏若來離開上海是不得已而為之,起初并不了解共產黨,但來到蘇區深切體會到,只有健康的金融環境才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毅然投身到蘇區金融戰線。
沈圖南的妹妹沈近真在德國留學期間,就已發展為中共黨員,以其便利條件為我黨提供情報,最初是在執行任務中和魏若來誤打誤撞,后來逐漸感化直到發展魏若來成為中共黨員,攜手成為打入敵人內部的革命戰友?!蹲凤L者》沒有落入窠臼地將兩人處理成伴侶,沒有過多的愛情戲,更多是親情與友情的流露,以及并肩作戰的革命情誼。沈圖南和沈近真雖然有著各自的信仰,但兄妹間的親情,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彼此立場的隔閡。這些在動蕩年代下的情誼顯得彌足珍貴,在詮釋革命信仰的基礎上,又符合人物的生活邏輯,通過人物之間的情感推進講述革命道理,也讓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立體豐滿,顯得韻味悠長。
《追風者》從具體而微處著手表現人物的情誼,又將人物關系置于時代背景下加以刻畫。除了生活在七寶街的普通百姓的市井煙火,沈圖南全家雖然衣食無憂,但同樣為自身處境擔憂。因為說到底,央行的金融改革不僅觸動既得者的利益,背后更是國民黨兩大家族的政治斗爭?!蹲凤L者》沒有直接展現大時代的全景場面,而是將其融于故事情節發展的歷史背景中不時閃現,但實則在不經意間,為魏若來的思想轉變找到信仰歸途:只有改變現狀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這使劇作在煙火氣和時代感中取得了平衡,成就了《追風者》這樣一部品質優良的主旋律年代諜戰劇。
最后還要提到主演的精彩表演。魏若來從早先因困窘而小心翼翼又鍥而不舍地頑強拼搏,到后來越發機智成熟但依舊重情重義的行動和性格都被王一博精準自然地捕捉和呈現出來,生動刻畫了主人公的成長和蛻變,也讓觀眾重新認識新生代演員王一博?!蹲凤L者》播出后,網友觀眾驚喜地發現這個練習生出道的偶像明星非但沒有在劇中拉垮眾多戲骨配角的表演,反而在張弛有度的動作表情中讓觀眾深刻認識到動蕩年代下普通人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甚至從中看到了演員自身經歷的成長和奮斗,特別是他那種不服輸的勁頭,感染了每位觀者。也許從推理類型的角度而言,電視劇存在一些邏輯漏洞,但總體仍是瑕不掩瑜。
(楊毅,作者為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講師)